于谦祠是杭州市第五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经过几年的规划与建设,已形成了包括于谦祠、于谦墓、墓道、牌坊等文物建筑与自然山林、绿地相结合的于谦祠景区。
五百多年来,于谦祠屡毁屡建,现存建筑为清同治八年重建的旧迹,格局尚属完整,自1991年5月起,先后经四次修缮,至1998年,值于谦诞辰600周年之际,于谦祠重新对外开放。
1398年,他在杭州吴山脚下出生
明洪武三十一年(1398),于谦(字廷益,号节庵)出生于杭州吴山脚下一个庶民家庭。于谦的父亲非常重视家庭教育,从小就教儿子背唐诗宋词,也教他读《弟子规》《三字经》。在父亲的严格家教下,于谦从小便学会了赋诗作文,还懂得了要做一个正直忠厚之人的道理。
于谦年少时的生活情景,我们今日仍可以通过参观于谦故居,来获知一二。于谦故居位于杭州上城区清河坊祠堂巷42号,距离西湖仅一公里。走进于谦故居,便可看见迎面的墙壁就刻着他的《石灰吟》。穿过隔墙洞门,门旁左侧便立着一块巨大的石碑,这便是时任南京大理寺卿夏时正应明宪宗之意所撰写的怜忠祠碑,碑头上的“崇德报功”四个大字依稀可辨,为我们默默讲述着一代名士的传奇人生。
接着可看到一口水井,水井一面靠墙,三面由石栏杆围住;井水很清,当年于谦和家人就在这里打水,井圈内壁绳痕还在。再往里走,有一间10余平方米的起居室,里面有床和书桌、书本等物,于谦就在这里起居,在井边洗漱后开始一天的晨读。
12岁挥毫写下千古名作《石灰吟》
于谦最初就读于庆春门的一所私塾,15岁考中秀才,从16岁起父母便送于谦到吴山三茅观继续深造。三茅观原名“三茅堂”,位于杭州“吴山天风”的南面,是符箓派道教的著名圣地。“三茅”是指秦汉时得道成仙的茅氏三兄弟,大茅君茅盈、中茅君茅固、小茅君茅衷,后世称茅氏三兄弟为“三茅真君”。此观当时极为显赫。于谦在三茅观中认真学习,勤奋汲取前人的知识精华,不断陶冶身心,提升思想境界。
在于谦12岁的时候,有一天,三茅观书馆的先生让于谦等弟子作一首表明自己心志的诗,于谦当即想到了自己最崇拜的岳飞和文天祥。岳飞、文天祥的高尚气节与爱国情怀,深深地感染了于谦,令于谦下定决心要做一个爱国为民之人。因此,经过一番思索后,于谦便挥毫写下了这一首托物言志的名作《石灰吟》。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没想到,这首《石灰吟》果真成了于谦后来人生的真实写照。明朝永乐年间,他考中进士。经过多年的奋斗,先巡按江西,后巡抚河南、山西,政绩卓著。于谦勤政爱民,治理黄河是他的政绩之一。黄河自古多泛滥,巡抚河南期间,他励精图治,奔波于大河上下,全心治理水患。为鼓舞人民战胜洪灾的信心,他还派人铸了一尊“镇河铁犀”,表达了希望根除黄河水患,使百姓过上安定幸福生活的美好愿望。
乱世之际拥新帝登基,惨遭冤杀
明宣德十年(1435),年仅9岁的朱祁镇继位,成为明朝的第六位皇帝(也称“英宗”),年号正统。由于明英宗年幼不懂朝政,国事全由太皇太后张氏把持,并由贤臣“三杨”主政。不料此后张氏驾崩,“三杨”随即去位,改由太监王振幕后主政,导致宦官专权,引起社会不满。
明正统十四年(1449),蒙古族瓦剌部入侵,发生“土木之变”,明英宗被俘,明王朝危在旦夕。于谦临危受命,任兵部尚书,他提出“社稷为重君为轻”主张,力阻南迁,亲自指挥数十万军民进行了名扬青史的北京保卫战,击退瓦剌,力挽狂澜,在中国历史上抒写了壮烈辉煌的一页,于谦本人因此被加封少保,总督军务。
“土木之变”后,因明英宗被俘,本着“国不可一日无君”的惯例,于谦只好拥立明英宗的异母弟郕王朱祁钰为帝,即明代宗,并遥尊明英宗为太上皇。此举让瓦剌部无计可施,后来便故意释放了明英宗。
明景泰八年(1457),石亨等人发动“夺门之变”,明英宗复位称帝,改元天顺,并以所谓的“谋逆”罪下令逮捕于谦。在朝廷的大牢里,于谦进行过有理有节的申辩,他坚贞不屈,认为当时在明英宗被俘的危急情况下,为了国家的安定和百姓的生活,才拥立朱祁钰为帝,实属情况特殊。然而,明英宗根本不听于谦的申辩,于同年二月,下令将于谦冤杀于北京。
魂归西湖,与岳飞墓遥相呼应
在众多官员和百姓的求情之下,次年于谦魂归故土,由女婿朱骥、义子于康扶棂南下,将其遗骸安葬在杭州西湖南面的三台山麓,与西湖北面的岳飞墓遥相呼应。
明成化二年(1466),于谦冤案昭雪,明宪宗特诏追认于谦复官,将其北京故宅改为忠节祠,其杭州故宅改建为怜忠祠,以资纪念。明弘治二年(1489),于谦冤案得以彻底平反,明孝宗表彰其为国效忠的功绩,赐谥肃愍,并在西湖于谦墓旁建祠纪念,取名旌功祠(俗称于谦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