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武瑛港 实习生魏柯 北京报道 近日,北京天智航(15.600, -0.65, -4.00%)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智航”)发布公告称,公司的膝关节置换手术导航定位系统已通过国家药监局创新产品注册申请,获批第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前不久,术锐单孔腔镜手术机器人(13.310, -0.18, -1.33%)也获得NMPA的上市批准,获准用于泌尿外科腹腔镜手术操作。
据梳理,自2021年来,多款国产手术机器人获批。其中腔镜手术机器人已有图迈等四款产品获批上市,与直觉外科的达芬奇手术机器人同台竞技;骨科-关节转换手术机器人在2022年陆续批准上市了鸿鹄等四款国产产品,其竞争对手为史塞克的RIO手术机器人;骨科-脊柱手术机器人上市了包括ORTHBOT、佐航-300和佗手在内的三款国产品牌。
但是与此同时,近日微创机器人发布公告称,将变更上市募资用途,将更多资金集中用于已商业化的腔镜和骨科关节手术机器人,缩减对其他多条产品线的投入。同时还在骨科机器人产品体系内部进行了拆减,将资金进一步集中在已获批上市的关节置换机器人鸿鹄,大幅缩减了对脊柱手术机器人的投入。
一边是国内手术机器人接连拿证获批,一边是企业产品线的缩减和调整,这向手术机器人市场传达了什么样的信息,是否与商业化难题息息相关?
医疗器械营销管理专家王强向21世纪经济报道分析,行业政策影响了医疗器械市场的创新方向,同时也表明市场需求不断扩大,手术机器人领域不断细分,以前是达芬奇一枝独秀,现在是多样化发展。“但是,目前国内手术机器人只是处在成长期、投入期,市场远没有成熟。拿证只是一个开始,手术机器人商业化之路,步步难行。”
商业化难题
在手术机器人市场方面,王强认为,国内市场的成熟度尚不够,而供给端不可能通过单一“花钱”的手段去催熟市场。同时,机器人行业的竞争壁垒较高,以达芬奇机器人为例,其芯片多为一次性使用,而每次都需花费一万多元。由此,从整个医院的投入产出比来说,达芬奇机器人的投入产出比较低,很多手术费用很高昂,可能达到几十万元,病人难以承受,而且手术机器人有固定的适用症,绝大多数疾病并不适合使用手术机器人,因此使用率可能也较低。
但是,根据FrostSullivan统计,2020年全球手术机器人市场约为600亿元,美国为全球最大的手术机器人市场,2020年市场规模占全球市场的55.1%。就国内而言,2020年国内手术机器人市场规模仅为4亿美元,占全球市场的5.1%。
从增速上看,2015-2020年的全球手术机器人市场CAGR为22.6%,同期国内的CAGR为35.7%,远超全球市场增速。根据FrostSullivan统计,预计2020-2025年中国手术机器人市场CAGR有望达到44.3%,成长空间巨大。
从市场宏观预测数据来看,手术机器人赛道前景乐观,而具体到企业数据,或许一定程度上可以看到目前国内手术机器人市场供给端所存在的商业化难题。
以微创机器人为例,2022年取得营业收入2160万元,同比增长了904.8%,主要因其旗舰产品蜻蜓眼迎来首个完整的销售年度,以及其核心产品图迈获证且实现销售突破。除去高额的研发投入之外,微创机器人去年的销售及营销开支为1.84亿元,同比增长132.4%,主要包括商务团队的人员支出、培训医生和临床验证的费用开支。
王强指出,从头部企业来看,其商业化进程,包括盈利周期至少有五年甚至十年,因为前期研发投入和学术投入很大。后期,包括企业的终端建设、渠道建设、市场教育投入等,都需要花费大量的资金和时间,尤其是在医生教育成本和医生接受度方面,没有六七年的沉淀,很难实现放量。
在王强看来,高研发投入和前期低销售额之间的矛盾,其实是医疗器械行业普遍且长期存在的现象,整个医疗行业或者医疗器械行业都存在这一特点,任何一项新技术都会经历类似的过程。
“现在几乎所有医院都有腔镜,但在二十年前,国内医院使用很艰难,前期很少有医院使用,而且培训医生使用腔镜也存在很多困难。腔镜在中国推广了至少15年以上,强生、史赛克等很多外资企业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到大学或医学院进行联合培训,最终才让这技术逐渐落地执行,被市场广泛接受。”
临床价值是核心
为什么会存在这样的市场困境?王强指出,手术机器人企业要走好商业化进程,首先要基于临床医疗专家的认可。“企业的研发创新和临床价值是鱼和水的关系。技术脱离了临床,脱离了终端客户的话,肯定是失败的。”
手术机器人从发明之初就是围绕临床痛点展开,纵观手术机器人的发展代际,其依据不同的临床痛点进行更新换代,最终应用于临床中。
20世纪80年代,最早的手术机器人系统“Arthrobot”于美国斯坦福大学研发并用于进行骨科手术,手术机器人目前已经有40余年的历史,期间经历多次更新换代。
据千际投资分析,手术机器人在临床手术场景不断应用。在传统的外科手术中,外科医生使用医疗器械对患者身体进行切除、缝合等操作,但由于一些手术容易出现创面较大,伤口长等问题,有可能增加患者的出血量和感染及术后并发症的风险,这对患者来说非常痛苦。而借助手术机器人完成的外科手术可以很大程度上缩小创口、提高手术精确度、缩短手术时间,从而减少患者痛苦并降低手术风险,这是手术机器人出现的最重要目的。
但国内部分医院似乎并不买账。根据相关行业媒体报道,一台价格数百万到几千万不等的CT或MRI,患者检查费人均三四百元,比手术机器人的数千元定价低了一个数量级,但医院还是会不断购买,为什么?一是因为量大,检查人次多,可以加快回收成本,二是因为这些机器都是“刚需”,没有这些影像学检查手段,医生很难对疾病做出既准确又快速的判断,临床的必须性是医院购买这些大型设备的根本动力。
但是在国际市场上,达芬奇机器人却走出了好成绩。根据国盛证券统计,2021年达芬奇手术机器人完成了全球1347台系统安装,较2020年增长了43.91%,2001-2021年CAGR为18%。全球累计安装达6730台,其中美国仍是主要市场。由于全球对此产品的安装增加,用达芬奇手术机器人进行辅助手术的例数也持续增长,2021年达芬奇手术机器人辅助手术量已达159.4万例。这或许说明,手术机器人在商业化开启后销量会快速增长。
王强介绍,达芬奇机器人的定位很高端,目的是为大三甲医院打造一款明星产品,其代表的是号召力和权威性。“目前,国产机器人的研发创新更多只是出于临床需求,比如骨科机器人和康复机器人,只是临床需要,还未能够达到高端定位。但是,其实达芬奇机器人目前在国内医院的使用率也并不高。”
王强认为,衡量手术机器人是否具有商业价值的核心在于能否满足临床需求,能否解决现有临床的痛点。那么如何提高临床价值?人是最重要的因素。“企业创始者或合伙人要有医疗专家的身份,或者在研发团队中要具有这种背景的人,否则很难挖掘临床价值。”
在医疗器械领域,临床价值既是技术研发的起点也是技术落地的终点。近日,上海交通大学医疗机器人研究院首席科学家杨广中在首届科技创变者论坛上指出,一般的技术创新是创新研究、研究转化、实际应用多峰交错的格局,但医疗机器人在这当中所展示的研究、临床等一系列的论文并没有多峰交叉的过程,而是整个临床的发展、工程技术的发展、基础科研的发展相辅相成。所以在医疗器械方面,临床引领对于技术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王强进一步指出,未来除了在赛道上积极布局之外,企业还应该关注如何真正将机器人做精做好,以在同质化的赛道中获得差异化壁垒。骨科机器人和康复机器人都是比较热门的赛道,针对于国内企业对于这两大领域的具体市场表现,目前还很难准确评估,企业端做到真正激活临床依旧需要时间的沉淀。“虽然目前国内手术机器人赛道还是比较初级,但是国内企业可以针对临床科室进行本土化研发,关注临床手术对机器人的精细化、小巧化和灵活性需求,形成差异化的竞争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