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作者 | 李海霞
编辑| 付影
来源 | 独角金融
基金经理的赚钱能力直接影响到基民的收益,因此被称为是基金的灵魂人物。不同的基金经理则可能给基金带来不同的走向。
2022年11月,工银瑞信200亿顶流袁芳清仓式离任旗下所有产品。其所管理了6年多的“代表作”工银瑞信文体产业股票则由修士宇接棒。
据2023年一二季报披露来看,其操盘期间业绩表现有较大偏差,最终导致该产品半年亏掉2.5亿元,规模下滑近10亿元。这背后究竟发生了什么,值得我们一探究竟。
1
权益部牵头人被吐槽“偏差太大”
据基金季报披露,2023年二季度,工银瑞信文体产业股票(分A、C两类份额)合计亏4.5亿元。
工银瑞信文体产业股票成立于2015年,现任基金经理为修士宇。
修士宇2012年加入工银瑞信,现任研究部总经理、牵头权益投资部工作。2014年-2018年间担任基金经理。之后离开4年,于2022年8月重回基金经理岗位。
值得注意的,工银瑞信文体产业股票上任基金经理为袁芳,其被市场认为是工银瑞信中生代基金经理中的顶流。
2022年11月18日,袁芳清仓式离任其管理的5只基金产品,包括这只工银文体产业股票。袁芳离任前,其所管基金规模仍超200亿元,在权益类基金经理中同样属于顶流的存在。
工银文体产业股票是袁芳管理的第一只产品,也是管理时间最长的一只,为6年又325天。袁芳管理期间,工银文体产业股票年度涨幅均跑赢大盘。接手后第二年(2016年),该产品同类排名第3。在后续的4年中,该产品业绩排名均位于行业前列。
不过,自2021年起,工银文体产业股票业绩不如以前。袁芳离任前最新一个季度报告显示,该产品2022年三季度末净值增长率-12.17%,亏损11.7亿元。同时,产品规模从2021年上半年末的178.55亿元降至三季度末的82.5亿元,缩水超一半。
业绩缩水与整个大环境不无关系。三季报表示,2022年初以来,在国内疫情反复、地产市场调整、海外通胀上行超预期、主要央行货币政策收紧、地缘冲突背景下,截至9月末A股主要市场指数普跌。
修士宇接棒后的第一个季度(2023年一季度)净赚2亿,到了二季度则亏掉4.5亿元,综合来看,半年实际亏2.5亿元。
梳理来看,工银文体产业股票一季度A类份额净值增长率为2.92%,C类份额净值增长率为2.78%,虽实现了正向收益,但远低于比较基准的28.33%。
二季度,工银文体产业股票A类份额净值增长率为-6.01%,C类份额净值增长率为-6.16%,低于比较基准的3.11%。
两个季度虽然有赚有亏,但均与比较基准有偏差,被网友吐槽“偏差也太大了吧”“跌时那么准涨时少那么多”。
2023年一季度,国内股票市场整体呈现震荡上涨走势,市场预期及投资回报较2022 年有明显改善;到了二季度,A股多数宽基指数则出现一定回调。
工银文体产业股票一季度重仓的海康威视涨23.01%;第二三大重仓股青岛啤酒、泸州老窖分别涨12.19%、13.6%;不过,其第一大重仓股保利发展跌6.61%;中航光电跌6.37%,远低于行业21.81%的涨幅,拖累基金整体表现,导致该产品一季度虽获得了正收益,但远低于比较基准。
二季度,修士宇加仓了中航光电,带来10.1%的涨幅,不过,上季度增长的泸州老窖、青岛啤酒、海康威视二季度则分别下跌17.75%、14.01%、20.83%。此外,减仓后依然位列第五大重仓股的保利发展跌4.72%。
梳理工银文体产业股票的规模,半年减少近10亿元,从2022年末时的77.37亿元降至2023年上半年末的67.06亿元。
除了接棒袁芳工银文体产业股票外,修士宇还接管2022年8月辞职的基金经理黄安乐管理的工银高端制造股票;另一只产品工银稳健成长混合则与基金经理杜洋共管。
截至2023年7月19日,修士宇目前所管产品业绩近一年以及今年来同类排名均处于中间部分。回归基金经理不到一年,牵头权益投资部工作的修士宇后续会有怎样的表现,等待时间给我们答案。
2
一年8名基金经理离任
修士宇回归,或与工银瑞银基金经理接连出走有关。
过去的2022年,工银瑞信有赵宪成、闫思倩、朱晨杰、游凛峰、黄安乐、王君正、王鹏、袁芳等8名基金经理离任,具体来看:
1月10日,赵宪成因个人原因辞职,目前在博时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担任基金经理;
1月13日,闫思倩因个人原因辞职,目前在鹏华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担任基金经理;
1月20日,朱晨杰因个人原因辞职;
4月27日,游凛峰退休;
8月26日,黄安乐因个人原因辞职;
9月23日,王君正因个人原因辞职;
11月11日,王鹏因个人原因辞职。
除游凛峰退休,其他基金经理均因个人原因离职。
柏文喜表示,基金经理离任,或是对于工作环境和工作机制不够满意、不能充分发挥自身能力的一种选择。从公司层面来看,新聘基金经理或为维护投资者关系的一种选择。对于基金经理从银行系基金转出,柏文喜称,因失去了银行的信用背书与高净值客户资源,可能更多的就需要依靠业绩、以市场化能力去生存与发展了。
工银瑞信离任的基金经理中,不乏如像王君正、黄安乐(2010年加入,2011年担任基金经理)等老将。
王君正曾任泰达宏利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研究员,2011年和袁芳同年加入工银瑞信,2013年担任基金经理,投资年限超9年。
王君正管理的第一只产品工银金融地产混合A,也是管理年限最长的一只,为9年又16天,任职回报314.56%。也是这一只产品,在其管理的第二年拿下了2014年度同类产品的冠军。
除老将外,离任的基金经理中也有稍晚些进入工银瑞信的新生代们。虽从业年限较短,也曾取得不错的业绩,比如闫思倩。
2015年,闫思倩进入工银瑞信,2年后担任基金经理,相继管理了工银生态环境股票A、工银新能源汽车混合A/C两只基金,任职期间分别取得了189.03%、306.25%/297.53%的回报。
3
“银行系”公募如何挽留人才?
随着基金经理的出走,工银瑞信留任的基金经理情况如何呢?
有投资年限17年的“定海神针”杜海涛,管理了7只基金,目前还担任了投资总监兼固定收益部总监,以及副总经理之职。
杜海涛2007年开始管理的一只债券型产品工银增强收益年化回报6.2%,在20只产品中排第3位。
后备军中,近一年来,工银瑞信新聘任基金经理14名。其中,包括丁洋、张姝丽、刘子豪等初担任基金经理。在牛熊周期轮动下,小树需要经历市场的磨炼,方能不断成长,撑起一片天。
为基金经理提供成长土壤的工银瑞信情况如何呢?
截至2023年二季度末,工银瑞信规模7564亿元,154家基金公司中排名第12。
从产品结构来看,7只货币基金规模3680亿元,占整体规模近一半。而数量最多的混合型基金,77只产品规模却仅为701亿元。此外,股票型基金65只,规模849亿元;债券型基金64只,规模2272亿元。
以货币型、债券型基金为主,权益类基金占比较少,是“银行系”基金公司的共同特点。
此外,在经营管理理念和基金投资思维方面,银行系基金有其自己的特点。柏文喜表示,银行系基金的运营核心人员往往来自银行,经营管理理念往往也是银行思维,会比较保守和厌恶风险,更多倾向于投资债券型和货币型基金,而股票型基金会相对少一些。
这或为一些权益类基金经理走出银行系基金的原因之一。
此外,工银瑞信也需自身调整。柏文喜表示,基金经理出走确实是一件工银瑞信需要反思和改进的事情,无论从工作环境、工作机制,还是分配机制方面可能都需要加以完善与提升。
对于基金经理更迭带来的基金不同走向,你怎么看?你是否买过工银瑞信的基金?欢迎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