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盘点】
中国算力芯片技术自主化能力有待提升。要通过产学研用结合,通过产业链内部企业成立技术联盟联合研发的方式来突破算力芯片的技术瓶颈。
盘和林
日前,国际数据公司IDC、浪潮信息(45.110, -1.87, -3.98%)、清华大学全球产业研究院联合编制的《2022-2023全球计算力指数评估报告》。《报告》对全球具有代表性的15个国家进行深入剖析,认为中国在算力领域已经居于全球领跑者位置。
算力有多重要?全球进入互联网时代已经30多年,在这30年的前20年,所有的创新都围绕互联网的连接属性展开,无论是门户网站、社交媒体,还是电商,其应用的核心就是通过网络效应来连接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通过连接来实现创新,从而激活经济发展动能。可以看到,在前20年里,能够更好实现通信连接的国家,往往能够在数字经济领域遥遥领先。然而,最近10年来,我们发现,连接功能带来的红利已经基本消失。大部分人已经纳入到互联网连接当中,很多APP的用户数量已经见顶。有人说,数字经济会因此陷入停滞,似乎可以佐证这一点的就是,2017年是最近10年智能手机销量的顶峰,之后的2017-2023年,智能手机销量再也没有回到2017年的峰值,这基本预示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结束。
然而,现实中数字经济规模还在不断壮大。《报告》数据显示,2022年样本国家数字经济规模占GDP的比重已经超过50.2%,预计未来2026年将超过56%,数字经济在各国经济中的支柱地位还在不断加强。那么是什么支撑了数字经济的持续发展呢?如果不是互联网的连接,那么就是另外两样东西:其一是数据要素,通过数据来训练AI算法,通过大数据和AI来实现精准化发展,推动产业转型。其二是算力。最近十年的创新,包括区块链、无人机、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VR/AR/MR等,这些数字技术应用底层都需要算力作为支撑。换句话说,一个国家算力的高度,决定了这个国家数字创新的发展高度。
中国早已发现了算力的重要性。互联网企业抓住云计算发展的风口,投入大量资金用于算力设施建设,中国掀起了IDC(互联网数据中心)建设的浪潮,2022年中国整体IDC业务市场总体规模达到3012.7亿元,而2017年规模不足1000亿元,2015年只有约500亿元。而2022年2月,政策面也开始推动东数西算工程,算网融合使得通信网络和算力的契合度不断提升。正是企业和政府不断推动算力基础设施的发展,才奠定了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的领导者地位,才让中国数字化转型和数字产业发展进入新的快车道。当然,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看到中国算力供给存在的问题:
其一,中国算力供给要实现高质量发展。企业已经建设了大量IDC,为什么还要推进算网融合和东数西算?原因很简单,以企业需求布局的算力,并没有和通信网络结合,缺乏整体规划的支持,算力中心布局的合理性不佳。比如云计算企业都在东部,所以都会在东部布局算力,但东部的能源价格、地价都很高,从而导致算力成本高企。所以,东数西算、算网融合等政策的目标是优化算力结构,从算力分布上进行优化。当然,除了算力分布优化,中国也需要对算力供给结构进行优化,之前算力供给多是IDC互联网数据中心,但当前新兴应用需要的是高性能算力中心和智算中心,比如生成式AI的发展,比如大数据技术。优化算力供给正在推进,刻不容缓,优化算力分布和结构,是中国算力从量变走向质变的关键,是中国算力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中之重。
其二,中国算力芯片技术自主化能力有待提升。要通过产学研用结合,通过产业链内部企业成立技术联盟联合研发的方式来突破算力芯片的技术瓶颈。当前算力芯片的大头是GPU,国内虽然有AISC和FPGA等定制化算力芯片,但当前算力领域需求量最大、单价最高的还是通用算力芯片GPU。生成式AI成为当下的数字技术热点,但生成式AI就是通过GPU堆出来的。有消息称,为发展ChatGPT,微软的azure云用3万张A100搭建了智算中心,且还在为此不断加大投入。而中国要加入到生成式AI和大语言模型竞争,必然是需要在算力芯片上寻求实质性的突破,也要在算力芯片应用生态上寻求实质性突破。
综上,中国算力基础设施已经在全球居于领先地位。算力也是当前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一个有趣的现象是,当前算力已经开始对实体经济发展,尤其是制造业发展产生影响。《报告》指出,全球计算力水平TOP5的行业是互联网、制造、金融、电信和政府。制造行业首次超过金融行业。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数实融合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核心内容,而制造业对算力需求的提升,恰恰契合了当前中国数实融合的大趋势。未来,中国基建的重点将不再是铁路、公路等传统项目,因为存在投资的边际效益递减,而算力、通信基础建设投资的边际效益、社会效益依然很高,故而有理由相信,未来中国将继续加大算力基建投入,并对算力结构和分布继续优化,推动算力高质量发展。
(作者系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商学院研究员)
本报专栏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特此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