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大运会的开幕已经近在眼前,中青报·中青网记者近日探访了成都大运会的大运村以及多个场馆。记者在采访中看到,以绿色、智慧、活力、共享为理念的成都大运会已经在点滴细节中将这一理念体现出来,相信来自世界各地的大学生运动员不久之后在成都相聚时,一定会对这届大运会留下深刻印象。
成都大运会的运动员村(大运村)位于成都大学,这里的10栋公寓楼、两个餐厅以及医疗中心、健身中心、行政保障中心、服务中心、商务中心、文化市集、展览中心等设施将为参加成都大运会的各代表团提供住宿、餐饮、医疗、健身、休闲、文化交流等各项保障服务。科技、绿色元素几乎遍布大运村的各处场所。
从一进入大运村的欢迎中心开始,咖啡自动冲制机器人就让人眼前一亮。向机器人发出指令后,只需稍等片刻,一杯根据个人口味喜好冲制的咖啡就可以送到宾客手上。而后,在欢迎中心的服务台,所有运动员、代表团人员可以使用智能翻译对讲设备与服务人员交流。这套智能翻译对讲设备还有便携版提供给所有参赛人员使用,设备支持80多个语种的实时翻译,可以让参赛人员在成都真正享受到无障碍交流。从欢迎中心继续进入大运村,村内道路上行驶的自动驾驶巴士想必也会吸人眼球。可供参赛人员乘坐体验的自动驾驶巴士代表了中国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最新技术成果。自动驾驶巴士行驶平稳、安全,乘坐时科技感十足。大运村内能引起大学生运动员兴趣的新鲜事物还有不少,例如3D照相,在这个3D摄影棚里拍出来的可不是平面照片,而是一个约20厘米高的3D真人模型,被拍者的表情都还原得十分逼真;还有蓄冷型降温背心——背心的“内芯”由新型材料制成,冷冻半小时后,就可以给穿着者带来两个小时的清凉,而且不会产生冷凝水,不会沾湿穿着者的身体和衣物。
大运村内还有一栋诠释着绿色、科技理念的建筑物,那就是距离欢迎中心不远的代表团服务中心。这栋建筑物又被称为“冷巷”,是大运会的配套建筑之一,大运会后将作为成都大学的师生文化交流中心使用。
之所以被称为“冷巷”,是因为这栋建筑巧妙地利用了成都天然的风向,应用“文丘里管”(建筑学名词,意为建筑物有一对喇叭状的进风口、出风口,可达到加快风速在建筑物通道内流动的效果)的设计原理,使得人在“冷巷”内可以获得清凉、舒适的体感。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副总建筑师、成都大运村设计总负责人钟鹏介绍,“冷巷”所处的位置,正好在一片六七米高的坡地上,可以很好地利用斜坡台阶打造朝向南北两个方向的喇叭口,顺应成都全年盛行的从东北往南的风向,导入自然通风。采用了“文丘里管”的设计之后,“冷巷”整个建筑的全年节能可以达到30%以上。钟鹏认为,节能只是“冷巷”设计思路的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这栋建筑在大运会后将作为成都大学师生文化交流中心长期使用,我们也想传递出这样一个理念,那就是不需要添加任何额外的设备和耗费额外的能量,只需要借助自然的力量就可以使建筑物获得舒适的温度、湿度,这是更好的可持续发展方式,也与成都大运会倡导的绿色理念相契合。
在成都大运会的各个场馆、设施中,“冷巷”并不是孤立案例。即将举办本次大运会体操比赛的成都东安湖体育公园体育馆就有着自带空调的美誉。在炎炎夏日,走进这座体育馆却感受到阵阵清凉。据东安湖体育公园体操场馆中心执行副主任黄海按介绍,在记者采访的当天,体育馆内并没有启用制冷空调,而只是使用了新风系统,室内温度依然比室外低六七摄氏度以上。据介绍,东安湖体育公园体育馆正处于从龙泉山吹往成都市区的风口上,场馆内外空气的快速流动达到了降温效果。此外,场馆通过更加科学的新风、空调使用机制(早间充分使用新风系统,将冷空气置换进场内。白天室外温度升高后,逐步减少新风系统的工作量,再根据室内温度的调节需要适时使用空调),最大化地取得场馆节能效果。
绿色环保的理念也体现在大运村的住宿服务上。据成都大运村住宿服务副经理代大勇介绍,大运村为入住的各代表团提供的所有洗护用品均为大瓶包装,不使用一次性用品;大运村宿舍内配备的洗衣机,也都与厂家达成了大运会后回收使用的协议。整个大运村使用的各项设施设备,都秉持了能租不买、能借不租的原则,尽可能保证每项资源使用的不浪费。
记者在采访中还发现,大运会为运动员和各类参赛人员、服务人员提供的瓶装水,均在包装上自带个性化标记标识,以减少大型活动中经常出现的只喝了几口的瓶装水被大量遗弃的浪费现象。
成都大运会方方面面可见的绿色、环保、科技元素与年轻人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对新事物的天然好奇心相呼应,同时,大运会作为全球年轻人以体育相聚的盛会和考虑到中国文化在全球年轻人心目中的独特魅力,也促使成都大运会在加强各国和各地区年轻人的文化交流,特别是在帮助所有参赛运动员加深对中国文化了解方面下足了功夫。
成都大运会在大运村内设立了展览中心、艺术中心、互动体验中心等设施,通过书画、摄影、雕塑、艺术品等展览,以及汉服、蜀绣、剪纸、书法、国画等体验,方便所有参赛人员,特别是运动员直观地了解、感受中国文化。据成都大运村文化和教育活动经理宁可介绍,“我们在大运村构建了2+3+3的系列文化活动。我们准备组织10场主题晚会、举办中外优秀电影展播。我们还把9个中国非遗记忆体验活动、4个中国传统文化体验项目、汉语学习体验项目等安排在大运村内。还有多达2600件的各类体现中国文化和体育元素的艺术品分布在大运村的相关区域点位。此外,成都作为中国著名的网红城市,也在大运村内通过摄影、书画等形式展现它‘雪山下的公园城市,烟火里的幸福成都’的城市特色。”宁可表示,成都大运会的一位顾问评价,就文化教育活动的整体安排而言,成都大运会做了这么多的项目可能也是历届大运会做得最丰富的一次了。
距离成都大运会揭幕的时间已经越来越近,如今走在成都街头,已经能明显感受到迎接大运会的浓浓气氛。成都已经准备好了,希望各国年轻人在成都为竞技梦想拼搏的同时,也让来到这座城市的体验,为人生留下多彩的一页。
中国青年报成都7月17日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慈鑫 来源:中国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