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8月28日天安新材(603725)发布公告称公司于2023年8月21日接受机构调研,申万宏源证券屠亦婷 魏雨辰、国健安基金何卫国、东方财富证券尹元彪 钟志坤、中泰证券蔡少茵、龙蟒集团黄博、百嘉基金黄超参与。
具体内容如下:
问:公司现阶段的业务结构?
答:公司的主要产品有建筑陶瓷、家居装饰饰面材料、汽车内饰饰面材料、防火板材、薄膜及人造革等,同时可以为消费者和客户提供高效、环保、一站式整装交付服务以及医疗旧改业务。公司收购鹰牌公司和瑞欣装材后打通了泛家居产业生态链,逐步完善从饰面材料单一品类到门墙地柜等部品部件、再到一站式健康人居空间交付的各个节点,推动公司点线面体多维发展,实现从材料供应商到综合服务商的战略转型。
问:公司收购鹰牌陶瓷后,如何加强投后管理?
答:公司主要通过顶层设计从战略、机制、文化、组织等多方面变革来加强对鹰牌公司的投后整合管理。首先,围绕公司泛家居产业链发展的战略规划,鹰牌制定了“陶瓷+大家居”双轨并行的发展战略,在“鹰牌、鹰牌2086、华鹏”三大建陶品牌的基础上,创立“鹰牌生活、鹰牌改造家”两大整装品牌。同时,通过改革激励机制、管理者竞聘上岗等市场化运营机制充分调动鹰牌公司全员积极性,并建立起“开放、坦诚、公平、利他”的企业文化,塑造鹰牌公司具有强大学习力、战斗力的高效团队。公司利用精细化管理经验,继续加强对鹰牌生产管理、供应链管理等效率效能的提升,将公司运营较为成熟的信息化管理系统逐步导入鹰牌陶瓷,助力其建立生产数据实时采集系统,快速完成经营分析,为管理决策提供精准依据,全面提升运营管理水平,进而实现经济效率的提升。
问:未来如何继续保持陶瓷业务的增长?
答:公司陶瓷业务板块坚持向品质领先、服务领先、品牌领先转变,充分发挥各品牌优势,提升品牌传播广度,充分利用新媒体传播实现流量增长,以品牌力助推产品力、创新力,导流终端销售;同时在生产经营上坚持充分市场化运营、降本增效,在营销渠道建设上完善终端布局,通过巩固原有销售渠道、推进渠道下沉、持续招商和育商、建立标准化专卖店以及标准的产品销售体系、简化建店流程等措施,扩大销售网络的覆盖,加大终端客户的开发力度,更好地服务于终端消费者。
问:公司整装业务与同行竞争对手的差异化在哪里?
答:公司立足饰面材料和建筑陶瓷两大基业,以新型环保饰面材料为核心,围绕“健康”和“美学”两个价值主张,用环保饰面材料、装配式技术、WELL健康建筑标准向消费者提供环保健康的一站式整装解决方案,从单品销售到多部品部件整装销售实现健康人居空间交付。同时,公司持续加大产品研发在创新、设计、创意的投入,把握新形势和用户需求,延伸产品品类,开发更多功能性产品和装饰性产品,在确保颜值的基础上增加产品的健康和环保价值,打造产品优势,应对用户对产品内核价值的需求和环境友好的需求,全面构建材料端技术领先、产业链闭环融合、各业务板块关联度极强的泛家居生态圈,打造出具有差异化的“打造健康人居生活的消费者品牌”的发展战略。
问:公司目前营收最多的业务是哪一块?贡献利润最高的又是哪方面的业务?
答:公司目前利润贡献最高的业务为建筑陶瓷和防火板材业务。2023年上半年,建筑陶瓷业务营业收入占公司总营业收入比例约为50%,防火板材业务所占比例约为10%,汽车内饰饰面材料业务所占比例约为15%,家居装饰饰面材料业务所占比例约为8%。
问:公司在完成两单并购项目后,未来还会有什么样的资本运作规划吗?
答:公司的资本运作将根据监管政策、市场情况、公司经营战略和业务发展需要进行,努力使公司和股东价值最大化。后续如有该方面计划,公司将及时通过证监会指定信息披露媒体进行披露。
问:公司未来在泛家居产业链方面的战略布局如何?
答:公司通过鹰牌、天汇建科分别切入家装领域和公装领域,并以终端整装需求带动对前端饰面材料以及门、墙、地、顶、柜、防火板材、建筑陶瓷等产品的销售提量,全面构建材料端技术领先、产业链闭环融合、各业务板块关联度极强的泛家居生态圈,深化实施“打造健康人居生活的消费者品牌”的战略规划,不断拓展公司在产品、研发、品牌、服务等方面的广度、深度和高度。
天安新材(603725)主营业务:高分子复合饰面材料以及建筑陶瓷的研发、设计、生产及销售,其中高分子复合饰面材料包括家居装饰饰面材料、汽车内饰饰面材料、防火板材、其他高分子材料。
天安新材2023中报显示,公司主营收入13.65亿元,同比上升10.4%;归母净利润3716.7万元,同比上升134.66%;扣非净利润2421.86万元,同比上升105.3%;其中2023年第二季度,公司单季度主营收入8.28亿元,同比上升11.89%;单季度归母净利润2904.31万元,同比上升101.39%;单季度扣非净利润2206.99万元,同比上升71.58%;负债率74.22%,投资收益253.26万元,财务费用2337.48万元,毛利率22.4%。
该股最近90天内共有1家机构给出评级,增持评级1家。
以上内容由根据公开信息整理,由算法生成,与本站立场无关。力求但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的准确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等,如存在问题请联系我们。本文为数据整理,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请谨慎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