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7月14日,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猴痘疫情报告指出,从2022年1月1日至2023年7月11日,全球112个国家和地区累计报告88288例经实验室确诊的猴痘病例。
该报告指出,虽然近几个月来包括中国在内的西太平洋区域的猴痘新增病例数相对较多,但现在正显现出初步的减缓迹象。
同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官网发布的《2023年6月猴痘疫情监测情况》显示,2023年6月2日至6月30日,中国内地(不含港澳台)新增报告106例猴痘确诊病例。
中国疾控中心卫生应急中心副主任施国庆在接受新华社采访时表示,“猴痘病毒主要通过密切接触传播,特别是性接触传播,生活接触传播风险比较低,普通人群接触猴痘病毒机会很低。”
自6月24日以来全球新增猴痘确诊病例316例
世界卫生组织的最新报告显示,从2022年1月1日至2023年7月11日,全球112个国家和地区累计报告88288例经实验室确诊的猴痘病例,其中包括149例死亡病例。自6月24日上一次发布疫情报告以来,新增316例确诊病例及2例死亡病例。
过去三周,出现猴痘新增病例国家和地区共计17个。其中,西太平洋区域新增病例最多,达到92例;其次是美洲区域,新增88例;非洲区域和东南亚区域各新增35例。
不过这份报告也指出,虽然包含中国在内的西太平洋区域近几个月来新增病例数相对较多,但正显现出初步的减缓迹象。
此外,在美洲区域,截至7月11日,美国累计报告30324例确诊病例,死亡病例达到43例,均为全球最多。
东南亚区域的猴痘传播水平显著升高
报告指出,从最近的7月3日到9日这一周来看,全球新增猴痘病例数为83例,同比增长9.2%。相较于欧洲区域和美洲区域的猴痘传播情况,东南亚区域的传播水平显著升高,这主要是受到泰国当地社区传播的影响。
基于目前可用的信息,这些新增病例均自称为男男性行为者,大多数来自曼谷,在出现症状前的21天内没有国外旅行史。这些病例报告的主要传播途径是性接触,其中大约一半的新增病例是艾滋病毒携带者。
不过,到目前为止,泰国还没有记录到因感染猴痘病毒而严重患病或死亡的情况。
全球超90%猴痘确诊病例为男性
基于全球目前可用的流行病学数据,世卫组织分析后总结了全球猴痘的流行病学特征。
世卫组织在其报告中称,截至7月11日,96.2%的确诊病例为男性,年龄中位数为34岁,这一年龄和性别的分布情况保持稳定。
其中,有84.1%的病例自称为男同性恋、双性恋和其他男男性行为者;这一比例虽然有所波动,但一直维持在75%以上。
同时,自猴痘疫情暴发以来报告的所有传播方式中,性行为期间发生的皮肤与黏膜接触报告得最多,占到所有传播事件的82.1%。
全球仍需应对猴痘疫情
2022年7月23日,世卫组织宣布猴痘疫情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2023年5月12日,世卫组织宣布,猴痘疫情不再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塞强调,虽然猴痘疫情不再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但这并不意味着相关工作已结束。猴痘疫情仍是严峻挑战,各国需采取强有力和可持续的应对措施。谭德塞呼吁各国维持检测能力并继续评估风险,在需要时迅速采取行动,同时建议将猴痘预防和护理纳入现有的卫生计划。
猴痘是由猴痘病毒(Monkeypox virus, MPXV)感染所致的一种病毒性人兽共患病,临床表现主要为发热、皮疹、淋巴结肿大。其既往主要发生在中非和西非,病死率为1%-10%,通过接种疫苗可获得有效保护。由于在1980年消灭了天花后停止接种天花疫苗,猴痘已成为公共卫生领域最重要的正痘病毒。
公开资料显示,猴痘病毒主要经黏膜和破损皮肤侵入人体。主要通过接触感染动物的呼吸道分泌物、病变渗出物、血液、其他体液,或被感染动物咬伤、抓伤而感染。人与人之间主要通过密切接触传播,亦可在长时间近距离接触时通过飞沫传播,接触病毒污染的物品也有可能感染。病毒还可通过胎盘从孕妇传播给胎儿。既往接种过天花疫苗者对猴痘病毒存在一定程度的交叉保护力,因此,未接种过天花疫苗的人群对猴痘病毒普遍易感。
中国内地新增多例猴痘确诊病例,公众如何防范?
7月14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官网发布的《2023年6月猴痘疫情监测情况》显示,2023年6月2日至6月30日,中国内地(不含港澳台)新增报告106例猴痘确诊病例。
6月猴痘疫情呈现何种特点?中国疾控中心卫生应急中心副主任施国庆表示,从我国内地6月份报告调查的106例病例情况来看,101例为男男性行为人群,96例在发病前21天内有明确男男性接触史。
对于当前公众关心的猴痘疫情防范问题,施国庆表示,目前猴痘疫情主要在高风险人群间通过性接触传播。通过广泛宣传普及防治知识,提高公众防护意识,及时有效采取预防措施,能极大程度减少感染风险,有效控制疫情扩散。
“感染猴痘病毒后的主要症状为发热、皮疹、疱疹、淋巴结肿大,皮疹、疱疹可能会瘙痒。”北京佑安医院感染综合科主任医师李侗曾说,如果发现自身出现不明原因的发热、疱疹或淋巴结肿大,或是近期与类似患者有过密切接触,应及时就医并告知接诊医生接触史和暴露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