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知识 财经 美国楼市步入“双高”新常态:衰退不至,购房者难入场利率

美国楼市步入“双高”新常态:衰退不至,购房者难入场利率

作者: 李爱琳

对于正在持币观望的美国购房者而言,美国经济避免衰退可能并非其喜闻乐见之事,因经济强劲意味着他们还需等待更长时间才能入场。

美国全国房地产经纪人协会(NAR)首席经济学家云(Lawrence Yun)于近期表示,高利率和高房价是当前购房者面临的新常态。“我预计,基础情形是美国经济不会发生衰退,就业市场继续创造岗位,可能增幅没有那么强劲,但每月都有更多就业机会。”云表示。

“双高”新常态

当地时间7日,美国劳工统计局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6月新增非农就业人口20.9万,失业率仍在历史低位3.6%徘徊,员工平均时薪加速上扬,6月环比上涨0.4%,过去六个月,平均每月新增就业人口27.8万。

除了就业数据,其他经济指标也指向稳健的基本面。美国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终值上修至增长2%,动能来自美国经济的引擎——消费支出。华尔街预测,美国经济在二季度也将实现1%~2%的扩张。

蒙特利尔银行(91.77, -0.76, -0.82%)美国利率策略主管林根(Ian Lyngen)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人们认可(美联储主席)鲍威尔恢复物价稳定的努力,普遍认为经济可能可以避免衰退。尽管我们对此仍表怀疑,但根据今年的实际情况,我们承认避免衰退的可能性变高。上半年的经济韧性让鲍威尔避开了最坏情况,即失业率飙升、通胀高企的滞涨状态。”

衰退推迟甚至得以避免,意味着美联储无需担心经济难以承受激进加息,该央行也不必急于调转货币立场、降低利率。市场共识是,美联储本月重启加息几乎板上钉钉,并且认为利率很有可能在今年剩余时间维持在5.25%~5.50%区间。

美联储将于26日公布最新利率决议,据芝商所利率观察工具(FedWatch Tool),截至记者发稿,交易员押注美联储按兵不动的概率仅为7%,加息25个基点的概率为93%。

利率上行之下,30年期抵押贷款利率也随之上调。据美国房地产抵押贷款巨头房地美(Freddie Mac)的数据,截至13日的一周,30年期抵押贷款平均利率为6.96%,该指标于去年10月和11月两次突破7%之后回落,曾于今年2月低至6.09%,此后重返上升态势,目前距离20年高位又渐行渐近。

上述情形显然并非购房者所愿。云预计,今年剩余时间,房贷利率和房价将保持平稳,美国避免衰退的可能性意味着美联储不会很快转向降息,故房贷利率不会出现明显下滑,预期30年期抵押贷款利率年底时将小幅回调至6%~6.5%。

惠誉评级则在发送给第一财经记者的报告中表示:“今年早些时候,房贷利率曾短线下挫,但与此同时,库存创下历史新低,导致楼市表现温和。如果今年晚些时候经济步入温和衰退,房地产市场可能走软。”该机构预计,30年期抵押贷款利率今年的运行区间为6%~7%,2024年才有望降至5%~6%。

鉴于长期较高的房贷利率已经成为新常态,购房者可能需要数年时间才能缩小负担能力差距。

楼市触底反弹

值得一提的是,在数十年未见的激进紧缩政策冲击下,美国楼市表现优于预期。

美国商务部报告显示,新房销量已在2022年7月触底回升,另据NAR的数据,成屋销量也于今年1月触底反弹。在美国房地产市场,新屋占到整体销量的一成,其余九成则为成屋销售。截至5月,新屋销售环比增速为12.2%,同比增速达20%,成屋销售环比增长0.2%,同比则下滑20.4%。房价方面,目前新屋和成屋价格同比跌幅均为个位数。

鲍威尔在6月议息会议后的记者会上表示,楼市正在触底并可能已有改善。“楼市对利率高度敏感,无论是得益于降息还是受累于加息,总是首当其冲,过去一整年便是如此。现在我们看到楼市正在筑底,可能甚至略有反弹,我们正密切关注这一现象。”鲍威尔说。

惠誉评级对第一财经表示,该机构曾于去年12月时作出预测,房贷利率走高以及经济活动疲软将打击购房需求,令全球多数市场的名义房价在2023年出现下滑或收窄涨幅。“然而,今年上半年经济优于预期,房屋供应受限,需求持续高涨,上述因素支撑大多数市场房价坚挺。”

当前,成屋库存依旧紧张。截至5月底,美国有108万户待售成屋,较去年同期下降6.1%,是自1999年以来最低的5月库存水平。按照目前的销售速度计算,仅需3个月时间就能消耗掉市场上的供应量。

据惠誉的数据,2022年全年美国名义房价上涨5.6%,预计今年跌幅介于0~5%,2024年房价涨幅为0~3%。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tlcement.com/a/47797.html

利率,美国,新常态,美联储,美国经济

网络知识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利率,美国,新常态,美联储,美国经济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利率,美国,新常态,美联储,美国经济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