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知识 财经 淡季价格大涨,多种药材上涨50%,愁坏了谁中药

淡季价格大涨,多种药材上涨50%,愁坏了谁中药

与以往夏天不同的是,作为中药材生意的淡季,今夏中药材价格一反常态,普遍出现大幅上涨。在过去的三年间,沙苑子、龙骨、黄柏、酸枣仁等中药材涨幅接近3倍。“忙活一年赚的钱算下来没有现在涨的多。”从事中药材批发生意的陈先生向北京商报记者感叹道。往年6、7月为中药材淡季,由于天气热,中药材不利于储存,容易发霉、变质、生虫,中药价格在夏季也相对较低。但是今年中药材价格普遍上涨,生意也越来越难做。而对于中药生产企业来说,上游药材价格猛涨,又面临集采降价的双重挤压,企业的经营成本也面临压力。

药材批发商的苦恼

“今年中药材价格普遍上涨,生意也越来越难做,经营成本增加,几乎没有大量进货的客户,药材缺货现象也比较明显。”陈先生向北京商报记者透露道。

据陈先生介绍,比如当归的价格,在年前时每公斤价格不过百,但是现在每公斤在200元以上。黄柏的价格去年在每公斤40元左右,目前价格也翻了一番。“由于目前中药材价格过高,涨幅过大,几乎没有大量进货的客户了。都担心价格如果一旦回落,损失惨重。”

据中药材天地网信息,当归一个月涨价60%,最新的中药材综合200市场价格指数已达到了 3570.12,月涨幅超10%。合欢皮一个月涨价50%,龙齿一个月涨价56%。即便紫苏、荆芥、芦根等中药材出现价格回落,但中药材整体上还是呈现价格上涨的趋势。据中药材天地网的官方统计,在过去的三年间,沙苑子、龙骨、黄柏、酸枣仁等中药材涨幅接近3倍。

市场上出现的囤货行为,陈先生也关注到了这一现象。一份网传的广东省医药行业协会文件表示,现在并不是药材没有货,只是都在冷库。当下中药材市场依然火热,而炒作中药的资金正从“四面八方”涌入这个小市场。

除了经营的烦恼,陈先生还表达了对行业发展的担忧。“根据往年经验,不平衡的市场价格会影响中药材的生产种植,种植药材的农户可能会根据目前高价的药材选择来年的种植品种,造成过剩的社会供给。并且小农生产的抗风险性极低。”

一名中医师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则表示,从中医角度讲,夏季天气转热,人体自身阳气更足,服用中药的患者相比其他季节减少,药材使用量下降。药材在夏季也有一定的储存难度,需要具备一定的仓储条件。中药材价格上涨导致患者看病费用增加,负担加重,影响患者病情发展。中药材价格上涨也带来了很多的弊端,对中医药的传承与发展也产生一定的制约。

多因素推高价格

对于药材价格的上涨,广东省医药行业协会文件里提到了游资的炒作。在业内人士看来,除了人为因素外,药材价格的上涨是多种因素催化的结果。

中药大数据首席分析师贾海彬表示,在中药材产业链上,工业及终端的市场规模与营收水平远高于种植端,工业企业为整个产业链的获利主体和话语权掌握者,但其长期不重视源头和供应链保障;再加上中间环节极度混乱,生产环节得不到反哺,即使中药材价格暴涨,药农也得不到多少收益,成为弱势群体,客观上造成中药材生产端保障能力极为薄弱。

另外,2020年底,新版《中国药典》正式实施,对中药材安全性作出新的规范,进一步加强了对药材饮片重金属及有害元素、禁用农药残留、真菌毒素以及内源性有毒成分的控制。

贾海彬表示,现阶段国内中药材生产基础较薄弱,提高质量门槛可能造成多种中药材生产和资源难以保障,典型品种如连翘、酸枣仁、川黄柏、当归和党参等。但质量门槛提高后,商家囤货待沽,市场合格品一时极度短缺导致价格快速上涨,反而进一步刺激产区“抢青”(即农户在药材尚未成熟时就提前采收)甚至“灭绝式”采收。产区农户为争了抢货源,不惜砍枝、砍树拖回家再采摘,不但造成合格品减少还让资源遭受严重破坏,从而人为造成这些品种连续数年大幅减产,价格连续攀高;而价格攀高再度刺激灭绝性采收,形成这类野生、半野生药材价格越高越减产直至灭绝的“死循环”。

中药企业成本承压

本月21日,中成药集中带量采购信息公开大会在武汉东湖国际会议中心举行。此次集采覆盖29个省市区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从披露的信息来看,共有96家企业参与申报,16个采购组覆盖296款不同剂型、不同规格的药品。最终有63家企业、68个报价代表品中选,中选率达71.6%,15个药品平均降价49.36%。

有业内人士直言,上游药材的暴涨或对整个产业链造成冲击,苦的也绝非仅仅是中药企业。

贾海彬认为影响后期中药材价格走向的因素有三点,分别资本力量、政策因素、自然灾害因素。即资本泛滥能否得到有效控制;政策对生产扶持的科学性和有效性,能否及时出手打击市场炒作行为;如疫情反复和突发性气候异常,是否会造成部分品种减产,给炒作带来话题。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tlcement.com/a/39790.html

中药

网络知识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中药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中药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