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知识 财经 国产电影崛起后 中国电影市场的路该怎么走

国产电影崛起后 中国电影市场的路该怎么走

作者: 揭书宜

[ 灯塔专业版显示,2023年春节档总票房为67.58亿元,位列中国影史春节档票房第二。 ]

在中国电影产业发展的过程中,离不开技术的加持。随着AIGC、5G算力、元宇宙技术的运用,中国电影的工业化进程正在加速。那么在下一个发展阶段中,中国电影高质量发展取决于什么因素?目前的产业结构还存在哪些痛点?

国产片贡献八成票房

近几年,电影市场上涌现出不少优秀的国产电影。从2020年至2023年,年度票房排名前三的均是国产电影。从中国电影票房总榜来看,排名第一的是2021年上映的《长津湖》,第二名则是2017年上映的《战狼2》,第三是2021年上映的《你好,李焕英》,以上影片票房均超过50亿元。

中国观众越发愿意为中国影片买单了,这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6月10日,在上海电影(34.990, -0.65, -1.82%)节金爵电影论坛开幕论坛上,中国电影集团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傅若清对此发表了看法:“我们现在的主流观众发生了一些变化,从2003年电影产业市场化起步开始到现在,我们的主流观众实际上比原来已经增长了20岁。主流观众的变化和新主流观众的进入以后,他们对中国故事,对他自身周边的人和事共情、共鸣层面的需求更大了。”

他同时表示,海外的影片,特别是以好莱坞影片为主的新意和新颖的东西减少了,所以也带来了国产影片大幅度的提升和提高。中国自身的于情于理碰撞的故事的电影不断地涌现,再加之国产影片的技术能力、技术表达和导演的创作能力、创作手法也都不断在提升。所以从文化自信的角度和自身的故事的角度来说,中国电影更吸引主流观众了。

他表示:“我想提醒,我们国产动画片占优势地位的状况,是在过去几年疫情期间取得的,所以它的基础实际上并不牢固。实际上我们更应该做的还是共同培养观众,用更好的产品,这个产品包括国产的电影,也包括进口的影片,来共同调动观众的热情。这是一个问题。”

光线传媒这几年主控的电影表现不俗。早在2019年,《哪吒之魔童降世》一举夺得50.35亿元的票房,2020年上映的《姜子牙》则获得了16.02亿元的票房。

王长田还注意到了这几年电影类型结构的转变。“不同类型的影片在市场上的表现发生了不同的变化。比如说主流大片,这几年有很大份额的提升,也包括动画片在内。动画片曾经在有的年份能够达到国产片总票房的20%~30%,光线传媒现在已经规划的动画影片有20至30个,希望在一定程度上推动类型结构的改变,使动画片在未来能够占到中国电影票房的15%~20%左右。”

在上海电影(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王健儿看来,这几年中国电影市场情况比较特殊,一方面各大电影企业抱团,有一些大的投入、大的制作,比如说《长津湖》,但是另一方面也致力于关注不同群体的文化需求、文化审美。比如说2021年底,2022年初爆盘的电影《爱情神话》就是一部沪语电影。

此外他还补充:“这几年国产影片、国产影视作品之所以越来越受到国内观众的喜爱,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现实题材作品贴近生活,引发了共鸣。”

今年春节档的良好表现确实给了业内一针强心剂。灯塔专业版显示,2023年春节档总票房为67.58亿元,位列中国影史春节档票房第二。同时,今年春节档场均人次达47.1人,较2022年春节档的36.2人,每场提升了10人次以上。

科技创新加持电影工业

随着AIGC、5G算力、元宇宙技术的运用,中国电影的工业化进程正在加速。电影工业的快速发展,与科技创新分不开。这种科技创新,不仅是电影制作上的,还表现在电影消费的多个维度。

譬如陆川导演的电影《749局》,就是一部融入了科技创新的电影。中国移动咪咕公司以其“5G+算力网络”的优势,以该电影为起点,共同探索元宇宙相关技术在电影制作领域的应用。

具体来说,该影片中的马山数智人形象就是和中国移动咪咕公司联合打造的。中国移动咪咕公司首席数字官孙翔云介绍称:“说到《749局》,我们有一些数字化和基于5G的合作。我觉得几个方面:一个是基于整个咪咕的数字化能力,和陆川导演一起打造马山的数智人。之后,我们也会在元宇宙的入口‘星际广场’上,持续将电影中很多的数字化资产,让它形成更多的(内容),可能会有游戏,会有文博的场景,让这样好的资产讲更多的故事,带来更多的体验。”

孙翔云说:“无论打造什么样的数字化场景和内容,所有的互动、驱动所有的玩法都要基于算、网和引擎这样的能力。就像汽车,要有汽油、电、蒸汽,这些都是能源。我们做的这件事是把底层的能源层、发动机这一层,来和客户(互动),无论是以现在App的方式还是大屏的方式,还是电视和VR/AR这样的入口。无论是以什么样的介质,我们与这些优秀的内容和IP合作,其实就是给观众呈现最完美的体验。”

今年春节档上映的《流浪地球2》也是一部受益于技术支撑和推动的影片。“这个影片里有二十几位科学家作为拍摄顾问,我想这在中国也好,在国外也好,很少是这样的创作结构。” 傅若清表示,“我们怎么更好地拥抱技术,用技术来表达创作者想创新表达的一些东西,是需要我们这个行业方方面面,每一个环节和流程都要高度关注和重视的。我们不能说应用了新的技术和新的拍摄手法、放映手法(就行了),实际上更多的是希望能留住观众,让观众能感觉到影院才是最好的视听场所。所以我觉得在这点上,中国电影人一直以来也都在努力地追随世界的技术潮流、世界电影的技术潮流。”

王长田则关注技术对电影在两个方面有可能发生的改变。第一,AI对电影制作的推动和改变,尤其是目前跟数字制作有关的,比如动画电影。“我估计AI对动画电影主要环节效率的提升可能会达到50%,也就是时间的缩短。此外可能会让整个动画电影制作周期的效率提升30%,也就是说,原来我们计划每一年上映3部动画电影,现在有机会做到4部。第二个层面,王长田非常关注VR对未来电影发行放映方面的改变。“尤其这次苹果发布VR产品之后,带来了另外一种可能性,就是个人首轮影院的可能性。比如未来你在猫眼买了一个电影票,可以到电影院观看,也可以在自己的VR上观看,猫眼把影片推送到你的VR上,在家里可以看到跟电影院相媲美的效果。”

王健儿则认为,艺术+科技的时代已经全面到来了,AIGC的应用、虚拟拍摄的应用、VR的应用、影游互动的应用和全息投影的应用,将会很快渗透到电影产业,未来的电影产业可能会变成电影的智造业。

后疫情时代的电影市场需要什么

经历了三年疫情时期,中国电影行业的大趋势是逐渐回暖。那么,在这个过程中,中国电影高质量发展还需要什么助力?目前的产业结构还需要做哪样的调整或者迭代?

傅若清的观点是,所谓的“高质量”无外乎这么几个层面:第一,供给侧,也就是创作层面,要创作更多、更丰富、更多类型的影片,这类影片源于电影,又在电影的艺术表达层面具备独特的艺术魅力。第二,必须要尊重市场,必须要尊重观众,因为没有终端的电影市场,没有终端的需求的话,供给相对是空洞和苍白的。

他举例称:“我拍了一部我本人觉得非常好的电影,那是给我自己拍的,但电影是给观众,给大家看的,要拍好看的、给大家看的电影。这是一个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我们要在尊重艺术、尊重技术规律的同时,还要更加尊重观众,尊重市场。”

王健儿的感受是,这两年,中国电影市场诞生了一些大片,票房也爬上了50亿,但是从全球的电影市场来讲,TOP10可能还排不上。他分析称:“原因就是人家有大的IP系列,可以做10年、20年、50年,可以做100年,140年。所以我比较坚定地认为中国电影高质量发展还是要走大IP开发的道路。首先我们要有生产、创造大IP的能力,同时要有一个长线的规划,要把大IP持续的长尾效应做出来,否则的话我们全部押宝押在票房上,大概率会亏,我们没有这样的能力平衡总体的投入产出。”

作为内容生产公司的高管,王长田提及了自己一大一小的两个愿望。

王长田第一个大的愿望,是希望有关部门和行业共同努力,制定一整套的向内容方倾斜的政策。“这里面包括我一直在提的关于票房分账比例的调整,关于内容产业的税收优惠,还有电影专资使用的倾斜,也包括内容审查效率的提升,包括内容‘走出去’审查的灵活性的调整等等,这些都是有利于内容产业发展的政策。因为我们电影市场最核心的问题就是内容好不好的问题。”

王长田的第二个小的愿望是实现分线发行,也就是不同院线上映不同的电影。“我们一年有800~900部影片能够取得发行许可证,但是我们能够上映的影片只有400~500部,而且绝大部分上映影片都是一日游或者几日游,拿不到排片。所以大家就提出要分线放映,给更多的中小影片机会。若实行分线放映,中国电影观众的选择空间会大大提升,一些效益不太好的影院的上座率也有可能得到提升,一些中小影片、探索性、艺术性的影片又获得了新的空间。”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tlcement.com/a/32173.html

国产电影崛起后,中国电影市场的路该怎么走

网络知识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国产电影崛起后,中国电影市场的路该怎么走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国产电影崛起后,中国电影市场的路该怎么走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