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知识 财经 精工科技:东北证券、华能信托等多家机构于6月7日调研我司

精工科技:东北证券、华能信托等多家机构于6月7日调研我司

2023年6月8日精工科技(002006)发布公告称东北证券莫然 陶昕媛、华能信托王茂竹于2023年6月7日调研我司。

具体内容如下:

问:公司基本情况介绍

答:精工科技始创于 1992 年,2004 年在深交所上市,总股本 45,516 万元,其中控股股东中建信持股 29.99%,主要涉足碳纤维装备、碳中和(新能源)装备、智能建机、智能纺机等节能环保、绿色低碳的新能源和新材料高端装备的研制开发、生产销售和技术服务,系国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问:公司控股股东基本情况介绍

答:2023 年 2 月,历经三年多的公司原控股股东精功集团破产重整全面落地,公司控股股东变更为中建信。中建信深耕钢结构集成建筑、高端集成装备、循环再生纤维、新型建材、绿色健康产业等五大业务板块,拥有精工钢构(600496)、会稽山(601579)、精工科技(002006)等 3家主板上市公司。旗下核心企业“精工控股集团”为中国民企 500 强,先后打造了“世纪工程”北京奥运“鸟巢” 、“凤凰展翅”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卡塔尔世界杯主体育场卢赛尔体育场等一系列海内外地标级建筑。

问:公司碳纤维装备产业发展情况介绍

答:精工科技碳纤维装备制造领域业务始于 2013 年,初期主要参与公司原控股股东精功集团 500 吨碳纤维旧线的改造论证、调研等工作,同年 7 月,公司开始了千吨级碳纤维成套生产线的研发试制工作,通过内联外合的发展模式,凭借公司自身的设计加工制造优势和品牌效应,于2015 年完成国内首台套千吨级碳纤维成套生产线的研发制造。之后,公司在总结千吨级碳纤维生产线经验的同时,不断致力于碳纤维生产技术、工艺、装备系统集成创新、生产线国产化推广等工作,开展了 0.4-3.3 米不同宽幅的碳纤维生产线、复合材料专用装备等新技术和新产品的开发、应用。2020 年首条国产化千吨级碳纤维生产线一次性试车成功并交付用户使用,整线核心设备预氧炉首次出口韩国。伴随着碳纤维行业景气度的持续提升,叠加碳纤维装备国产替代进程持续加速,公司碳纤维装备业务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形成了系列化、批量化的生产能力,尤其是2020 年以来,公司碳纤维装备业务累计签署合同金额超过 30 亿元,完成 18 条全国产化碳纤维生产线的交付,主要客户位于吉林、江苏、上海、浙江、韩国等地,产线入选国内首台(套)装备、获“纺织之光”科技进步奖一等奖,牵头制定了碳纤维生产成套装备国家标准。2022 年,公司碳纤维新材料装备业务实现营业收入15.37 亿元,占公司营业收入的 65.20%,真正成为公司的核心产业。

问:公司客户新疆隆炬、吉林化纤、吉林国兴和浙江宝旌前期签订的碳纤维生产线确认收入情况?客户是否有暂缓确认收入的情况?

答:截至目前,公司与新疆隆炬、吉林化纤、吉林国兴签署的合同约定的碳纤维生产线均已确认收入,与浙江宝旌签署的合同约定的碳纤维生产线目前正在安装中,公司不存在暂缓确认收入的情况。

问:就公司目前在手的碳纤维订单情况来看,公司应收账款增长较多,客户集中度较高,且目前碳纤维整体行业景气度有所下滑,公司后续合同是否有持续性?

答:根据公开信息显示,仅 2023 年第一季度碳纤维拟新建项目产能近期(一期)超 8 万吨、远期总产能近 18 万吨,国内碳纤维产业的高速扩张,必将促使市场对高性能碳纤维生产设备的需求。凭借近年公司在碳纤维装备领域20 多条整线和几十台套核心装备国内外的销售和交付经验积累与沉淀,公司后续在新老客户碳纤维建设项目中订单获取能力和市场份额将进一步提升。目前,公司碳纤维装备业务仍处于快速发展的战略机遇期,公司正在拓展新的业务模式,加快从“设备供应商”向“系统集成解决方案提供商”转变进程,全力以赴拓展国内外市场,争取更多的销售。

问:部分企业只采购部分设备自行组装的原因及精工科技碳纤维生产线交钥匙工程的优势 目前,国内上马的碳纤维项目,主要由三种模式:

答:模式 1设备自供当然核心设备如氧化炉和收丝机仍然进口,现阶段精工科技基本不参与该模式下的碳纤维项目。模式 2整线采购主要为整线交钥匙工程,也是精工科技的竞争强项,特别是大型碳纤维项目,对供应商资金实力、风险承受能力、技术实力等各方面都有极高的要求,这也是国内市场甚至国际市场很少有厂家能与精工科技竞争。公司承接的碳化线项目 90%为交钥匙工程。模式三单机采购,自行组装主要为厂家自行从各供应商采购各个单机部件,然后自己串联整线,这个难度较大,需要协调各供应商,安装和调试都会产生拖延,同时,整线工艺匹配方面也很容易出问题,整体项目进展相对缓慢。目前,精工科技碳纤维生产线已实现国产化、规模化、系列化,正在逐步进口替代,从放丝机到收丝机再到废气系统,全部都由公司自行生产。同时,公司区别于其它碳纤维装备供应商,公司对各个环节的装备技术以及各个装备之间的工艺匹配已熟练掌握,可为用户提供交钥匙工程和一站式服务,具备交期快(10 个月交付)、运行能耗低(1.8 万度电/吨)、产能大(单线>3000 吨)、连续运行时间长(60 天)、项目投资风险低(一次性开车)、见效快( 试 车 即 投 产 )、 性 能 优 越 ( 可 满 足 生 产T400/T700/T800/T1000 等高性能纤维)等显著优势。

问:公司碳纤维生产能生产 T800 的碳丝吗?公司碳纤维设备主要用于生产大丝束还是小丝束?

答:碳丝的性能主要取决于原丝的品质,当原丝达到一定等级时能生产出相应等级的碳丝。公司目前的碳纤维生产线有效宽幅为 0.4 米—3.3 米,丝束规格覆盖 1K-50K 甚至更大丝束,可满足用户 T400/T700/T800/T1000 等高性能碳纤维的不同需要。就近几年订单执行情况看,客户采购的碳纤维设备 90%用于生产大丝束碳纤维,其产品主要应用于风电叶片等领域。

问:公司 2023 年新能源产业预计营收情况?

答:公司新能源装备制造领域始于 2005 年,于多晶起家,历经 5 年时间,于 2010 年在光伏装备领域成功完成了产业转型、升级。之后,公司对单晶炉的研发停滞了一段时间,在本次控股股东变更后,在产业布局和产业定位中经过多次讨论,结合公司本身在新能源领域有较好的基础,最终决定全面转战单晶炉装备市场,重拾公司的业内品牌地位。按照“产业化、系列化、成套化”的发展思路,通过产品的不断升级换代、工艺技术提升,成功研制出 JDL系列单晶炉、JXQ 系列金刚线切片机、JCL 系列沉积炉、高温纯化炉等装备并在客户试用中,力争在后续新一轮发展取得良好的业绩。

问:今年选择定增能产生的效益是多少?

答:公司 2023 年启动定向增发,主要是为充分把握双碳机遇,进一步做大做强碳纤维新材料装备,加快推进国产化进程,扩大公司碳纤维及复材装备业务规模、智能制造能力、提高市场份额、增强公司盈利能力,持续巩固公司在碳纤维装备领域的技术实力及领先优势,拟定向增发的募投项目均围绕碳纤维装备主业,与公司未来发展战略紧密相关。后续募投项目如顺利实施,将主要形成年产高性能碳纤维成套装备 20 台/套、复材专用装备 150 台/套、复材装备模具及部件加工 200 台/套的生产能力,提升高性能碳纤维装备的进口替代能力。

问:本次定向增发的定价基准日、预计何时发行?

答:2023 年公司拟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的发行定价基准日为发行期首日,公司将在经深交所审核通过并经中国证监会作出同意注册决定后的有效期内选择适当时机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

精工科技(002006)主营业务:主要从事碳纤维及复合材料装备、机器人及智能装备、太阳能光伏专用装备、新型建筑节能专用设备、轻纺专用设备等高新技术产品的研制开发、生产销售和技术服务以及精密制造加工业务和军民融合项目开发,实行“以销定产”的生产模式和直销方式,公司以客户需求为导向,负责产品的研制开发、生产制造和提供项目一站式解决方案。

精工科技2023一季报显示,公司主营收入3.79亿元,同比上升2.27%;归母净利润4789.23万元,同比上升89.76%;扣非净利润4606.17万元,同比上升115.99%;负债率43.51%,投资收益37.25万元,财务费用-271.79万元,毛利率32.33%。

该股最近90天内共有7家机构给出评级,买入评级5家,增持评级2家。

以下是详细的盈利预测信息:

精工科技:东北证券、华能信托等多家机构于6月7日调研我司

融资融券数据显示该股近3个月融资净流入2818.98万,融资余额增加;融券净流出114.23万,融券余额减少。根据近五年财报数据,估值分析工具显示,精工科技(002006)行业内竞争力的护城河一般,盈利能力一般,营收成长性一般。财务相对健康,须关注的财务指标包括:应收账款/利润率。该股好公司指标2.5星,好价格指标2星,综合指标2星。(指标仅供参考,指标范围:0 ~ 5星,最高5星)

以上内容由根据公开信息整理,由算法生成,与本站立场无关。力求但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的准确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等,如存在问题请联系我们。本文为数据整理,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请谨慎决策。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tlcement.com/a/30954.html

精工科技:东北证券、华能信托等多家机构于6月7日调研我司

网络知识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精工科技:东北证券、华能信托等多家机构于6月7日调研我司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精工科技:东北证券、华能信托等多家机构于6月7日调研我司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