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知识 财经 连续4周下跌!国际油价同比跌幅超30% 业内人士:小心这类风险

连续4周下跌!国际油价同比跌幅超30% 业内人士:小心这类风险

连续4周下跌!国际油价同比跌幅超30% 业内人士:小心这类风险

连续4周下跌!国际油价同比跌幅超30% 业内人士:小心这类风险

国际原油价格连续4周下跌,今年年内跌幅已逾12%。

过去两年,油价持续飙升,欧洲布伦特原油2022年上涨10.45%,2021年上涨50.5%。但进入2023年,油价却持续不振。尽管欧佩克+多个成员国4月初宣布“自愿”消减石油产量,新增减产幅度超过160万桶/日,但是消息公布仅维持一周上涨后,就开始持续下跌。

业内人士提醒,当前原油期货市场对宏观面衰退主线的交易倾向有增无减,需防范美国信用风险的升级带给原油在内的大类资产价格走势的冲击。

国际油价连续四周下跌,同比跌幅逾30%

5月12日,国际原油期货价格继续下跌,跌幅约1%。目前,欧洲布伦特油价报每桶74美元,纽约油价报每桶70美元。至此,国际原油价格已经连续第4周下跌,今年年内跌幅已逾12%。

根据Choice金融终端数据统计显示,5月1日到5月12日,伦敦布伦特原油下跌6.75%。今年年初迄今下跌13.67%,5月12日收盘价格比去年同期下跌33.51%;在纽约原油期货价格上,5月迄今WTI原油下跌8.78%,今年年初迄今下跌12.73%,5月12日收盘价格比去年同期下跌36.51%。

显然,今年国际油价在持续回落中,而回顾过去两年,国际油价持续攀升,纽约WTI原油2022年上涨6.71%,而2021年上涨55.5%;布伦特原油在2022年上涨10.45%,2021年上涨50.5%。

油价持续下跌的背后是,交易者对于国际油价的看多头寸持续萎缩。根据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CFTC)的数据显示,5月9日当周, 机构交易者所持布伦特和WTI原油净多头头寸减少19402手合约,至268049手合约,创最近6周新低。

此前,欧佩克+多个成员国4月初宣布“自愿”消减石油产量,减产周期将自2023年5月持续到年底,届时整个欧佩克+新增减产幅度将超过160万桶/日。在此次欧佩克+成员国宣布减产后,布伦特原油价格一度恢复至85美元/桶以上,但是在维持了一周左右时间的上涨后,油价又开始持续下跌。

沙特阿美下调6月份官方售价

面对市场需求的疲软,近期沙特阿美下调了6月份对亚洲地区的所有官方售价。沙特阿美约60%的原油出口销往亚洲,中国、日本、韩国和印度是其最大买家。

5月11日,欧佩克维持对2023年全球石油需求的预估不变,称中国的潜在增长将被美国债务上限等其他地方的经济下行风险所抵消。OPEC在周四公布的短期能源展望月度报告中指出,2023年全球石油需求将增加233万桶/日,增幅2.3%。这与上个月预测的232万桶/日基本持平,其中中国的石油需求将增加80万桶/日,高于上个月预测的76万桶/日。

值得注意的是,欧洲布伦特油价和纽约原油价格之间的价差,已经跌至俄乌冲突以来的最低值。过去一周, 纽约原油期货的交付品种首次纳入布伦特原油期货的可交割油种范围,备受市场关注。过去几个月 ,美国对欧洲出口量已基本稳定在 100 万桶/日以上的水平,美、欧两地原油市场进一步联通,区域价格差异正在不断缩小。

美国国债信用风险主导交易情绪

对于国际原油价格的持续下跌,上海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指数研发部表示,一方面,美国第一共和银行倒闭再度掀起对银行业危机的担忧下,美、欧央行相继加息25个基点,强化了全球经济陷入衰退的情绪,打击了投资者对石油需求增长的信心。另一方面,成品油的低利润率也将会限制炼油厂的原油需求。

国泰期货分析师黄柳楠认为,随着多项海内外宏观经济指标公布,市场对海外尤其是美国出现新的信用风险预期大幅提升。原油期货市场对宏观面衰退主线的交易倾向有增无减,需防范海外信用风险的升级,带给包括原油在内的大类资产价格走势的冲击。在 2023 年剩余时间里,如果市场避险情绪提升,所有从原油自身供需面出发的利好将失效。

国际投行美银发布报告称,“负面宏观趋势将放大未来的需求疲软”,将2023年和2024年全球石油消费增长预期下调至120万桶/日和100万桶/日,原因是预计经合组织今年和明年的需求将分别减少40万桶/日和20万桶/日,报告将2023年布伦特原油平均价格预测下调至每桶80美元。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tlcement.com/a/21006.html

连续4周下跌!国际油价同比跌幅超30%,业内人士:小心这类风险

网络知识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连续4周下跌!国际油价同比跌幅超30%,业内人士:小心这类风险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连续4周下跌!国际油价同比跌幅超30%,业内人士:小心这类风险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