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知识 科技 新迪天工云CAD,开启全新的3D设计协同工作方式

新迪天工云CAD,开启全新的3D设计协同工作方式

日前,新迪数字2023新品发布会上,新迪数字联合创始人、首席战略官彭维博士为大家揭开了破茧展翅的另一只蝴蝶——天工云CAD 2023的神秘面纱。

新迪天工云CAD,开启全新的3D设计协同工作方式从手工画图,在图板和纸张的方寸空间中绘制工程图,到电脑辅助,在计算机上利用CAD软件设计建模,再到如今在云原生的无限天地中进行三维设计与协同工作,信息技术的不断变化为工业产品设计带来了新的变革。

新迪数字是国内最早开始研究和探索工业软件云化的厂商之一。早在2015年,我们就敏锐洞察到国际工业软件行业正在发生的一些新变化,并总结出工业软件“云化、平台化、SaaS化”三大发展趋势,由此,新迪数字启动了3D工业软件云化技术的研发,先后推出了3D轻量化引擎、图纸通、零件库等多款工业云软件。

2021年,新迪数字决定启动天工云CAD新产品研发,历经两年时间的潜心研发,推出了新一代云架构的3D设计协同平台——天工云CAD 2023。

那么,天工云CAD到底是什么?相较于传统桌面端三维CAD,天工云CAD有着什么样的特色和优势?会为我们带来怎样的全新体验?让我们来一探究竟吧。

天工云CAD是什么?

首先,天工云CAD继承了天工CAD的所有3D设计建模功能,包括:零件、装配、工程图、曲面、钣金、MBD等诸多强大的功能。

但是,天工云CAD不只是一款三维CAD设计工具,还融合了很多创新的技术架构和全新的设计协同交流功能,例如:APP化、数据上云、联网使用,以及云盘、项目、消息、分享交流、协同评审等,可以很好地满足企业内部和外部协同设计工作的需求。

因此,不同于传统的桌面单机版三维CAD工具软件,我们定义“天工云CAD是新一代云架构的3D设计协同平台”。

天工云CAD的十大特色

一、强大的3D设计建模功能

新迪天工云CAD,开启全新的3D设计协同工作方式继承天工CAD丰富的设计建模功能

对标国际一流通用三维CAD软件

成熟稳定、功能强大、易学易用、全面兼容

二、“端+云”融合架构

新迪天工云CAD,开启全新的3D设计协同工作方式客户端+云平台,本地和云端融合

充分利用现有电脑硬件资源

降低对网络带宽和稳定性的依赖

三、功能模块APP化

新迪天工云CAD,开启全新的3D设计协同工作方式解构传统三维CAD,从“单机、单体”到“平台+APPs”

提供三大类(设计建模、协同共享、基础应用)、15款应用

企业可按需选购,灵活配置

未来将扩展更多APP应用

四、云端数据存储

新迪天工云CAD,开启全新的3D设计协同工作方式产品数据100%存储在云端、半结构化数据

支持模型存储、版本管理、轻量可视化、协同分享等

统一的产品数据源

五、安全受控的数据使用

新迪天工云CAD,开启全新的3D设计协同工作方式集中存储、数据加密、授权访问

保证设计数据安全可靠

六、一站式工作台

新迪天工云CAD,开启全新的3D设计协同工作方式各种APP应用全部集成在一个工作界面上

支持完整的设计工作流

使用简单顺畅,工作更专注、更高效

七、产品数据随时随地访问

新迪天工云CAD,开启全新的3D设计协同工作方式自研强大的3D模型轻量化技术

支持各种设备终端(电脑、手机、平板等)

设计数据上云,可随时随地访问

八、设计过程实时协同

新迪天工云CAD,开启全新的3D设计协同工作方式基于3D模型的协同批注

多人评审会议,同步协同操作

自动生成会议纪要

九、方便的IT运维管理

新迪天工云CAD,开启全新的3D设计协同工作方式统一管理、统一安装、统一升级

管理规范,轻松维护

十、满足各种部署要求

新迪天工云CAD,开启全新的3D设计协同工作方式基于云原生和微服务的技术架构

满足不同规模企业的需求

支持公有云、私有化灵活部署

时代在变化,工业软件也在与时俱进。我们打造出天工云CAD这款全新的工业云软件产品,面向产品研发设计过程,满足三维设计、数据管理、协同共享等“端到端”应用需求。

天工破茧,创造未来,我们更是在创造一种全新的工作方式。天工云CAD采用新颖的“端+云”融合架构和统一的云端产品数据模型,所有数据在云端集中存储,设计数据安全可靠、应用场景一体集成、IT管理规范灵活,帮助企业实现“云协同”环境下的高效设计与顺畅沟通。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tlcement.com/a/20111.html

新迪天工云CAD,开启全新的3D设计协同工作方式

网络知识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新迪天工云CAD,开启全新的3D设计协同工作方式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新迪天工云CAD,开启全新的3D设计协同工作方式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