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知识 科技 加科思药业以口头报告形式在ASCO大会公布两项数据

加科思药业以口头报告形式在ASCO大会公布两项数据

  加科思药业(1167.HK)在2024年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年会上以口头报告形式公布glecirasib(KRAS G12C抑制剂)和JAB-3312(SHP2抑制剂)联用在一线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数据更新,并在教育专场以口头报告形式公布glecirasib注册研究的数据更新。

  截至2024年4月7日,有194位患者参与glecirasib和JAB-3312联用的1/2a期试验(NCT05288205),其中102位患者为一线非小细胞肺癌,中位随访时间为10.1个月。

  在口头报告专场(摘要编号3008),glecirasib与JAB-3312联用试验的研究者北京大学肿瘤医院主任医师赵军教授介绍了数据,从有效性数据来看,一线非小细胞肺癌 (NSCLC) 患者共入组102例,分布在7个剂量组,确认客观缓解率(cORR)为64.7%(66/102),疾病控制率(DCR)为93.1%(95/102),中位无进展生存期(mPFS)为12.2个月。这项研究进行了充分的剂量探索优化试验,共探索了7个不同的剂量组及给药频率。最优剂量组为800毫克glecirasib与2毫克JAB-3312联用(JAB-3312给药一周,停药一周),cORR为77.4%(18/31),54.8%(17/31)的患者肿瘤缩小超过50%,达到深度缓解,mPFS尚未成熟。

  从安全性数据来看,在194例患者中,三级或四级治疗相关不良事件(TRAE)的比例为43.8%,无治疗相关的死亡。常见的治疗相关不良事件包括贫血、高甘油三酯血症等,全人群患者和一线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安全性特征相似,整体安全性可控。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主任医师王洁教授介绍:"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glecirasib与JAB-3312联合疗法具有良好的安全性特征,有效性数据展现出了积极的治疗潜力。 这两个口服药的联用若能在后续试验中表现优于现有的标准疗法(免疫疗法联合化疗),有望让患者免除化疗和免疫疗法带来的严重不良反应和不便利性,使更多患者受益。"

  Glecirasib与JAB-3312目前已在中国启动KRAS G12C突变的非小细胞肺癌临床三期试验。加科思首席医学官兼全球研发负责人王宜博士表示:"我们的研发工作一直专注于满足患者的需求。我们期待测试这一联合疗法与一线非小细胞肺癌的标准疗法(免疫疗法联合化疗)对照的试验结果,力争实现用两种口服药物取代由多种静脉注射药物组成的标准治疗方案。"

  Glecirasib单药用于KRAS G12C突变二线非小细胞肺癌的新药上市申请(NDA)已于5月21日获得优先审评。在ASCO的教育专场环节,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主任医师石远凯教授以口头报告形式更新了KRAS G12C突变非小细胞肺癌二期注册研究的数据。

  加科思将于北京时间6月3日20:00举行数据解读会,请点击链接注册:https://s.comein.cn/A9SRr。

  关于Glecirasib

  Glecirasib(JAB-21822)是加科思自主研发的KRAS G12C抑制剂。加科思目前已在中国、美国及欧洲多国启动多项针对晚期实体瘤患者的临床试验,包括与SHP2抑制剂JAB-3312联用治疗非小细胞肺癌,glecirasib与西妥昔单抗在结直肠癌的联合用药,以及单药治疗胰腺癌的注册性临床研究。胰腺癌适应症在美国获得孤儿药认定,并在中国获得突破性治疗药物认定。

  关于JAB-3312

  JAB-3312是一种高选择性的SHP2抑制剂,具有同类最佳潜力。加科思目前正在中国、美国和欧洲进行多项JAB-3312的临床试验,包括和KRAS G12C抑制剂glecirasib等项目的联合用药试验。与glecirasib联合用药的三期临床试验于2024年2月在中国获批。

  关于加科思

  加科思药业(1167.HK)致力于为患者提供突破性治疗方案。公司在研项目围绕KRAS、肿瘤免疫、肿瘤代谢、P53、RB、MYC六大肿瘤信号通路布局,核心项目以全球前三为目标。公司的愿景是与合作伙伴携手共进,成为全球认可的药物研发领导者。加科思的实验室坐落于中国北京、上海和美国波士顿,拥有诱导变构药物发现平台和iADC药物研发平台。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tlcement.com/a/142886.html

加科思药业以口头报告形式在ASCO大会公布两项数据

网络知识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加科思药业以口头报告形式在ASCO大会公布两项数据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加科思药业以口头报告形式在ASCO大会公布两项数据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